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正文

艺术设计系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7-16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艺术修养、视觉传达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在注重视觉传达基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点培养利用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数字媒体的设计和创作,能够从事广告、企业 CIS 策划设计、IT 产品的界面设计等视觉传达和信息传达领域的应用设计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拥有六个专业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喷绘实验室、工艺实验室、数字影像处理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学院为实践教学购置先进的设备,截至目前,实验室、实训室设备总投资达300万元,设备400台套。配备专业画室、专业多媒体教室等专业教学实践场所。

实训资源丰富,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安徽宏村写生基地、河北东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景德镇得雨陶瓷基地、与未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累计实习人数500人次。

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强调各专业方向交叉互动,提倡灵活的教学方式。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与多家设计机构、企业合作紧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策划能力与跨媒体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确保了学生能直接站到行业实践的最前沿。

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实战类设计比赛,连续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和金犊奖中获奖;完成省级项目4项,市局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项目6项,发表科研与教学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项;为社会服务的实际项目百余项。

对专业主干课和实践性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让学生熟悉企业的实际项目和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如天津市市级一流课程《广告设计》,教学中与天津宝坻区创城办签订《宝坻区城区户外公益广告设计服务合同》项目的公益广告设计部分引入课堂;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学生结合实习岗位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与社会相关设计行业紧密合作,从实际项目选题真题实做,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在教学计划中采用“3+1”模式,结合《设计项目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规范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技术综合意识、项目管理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专业方向及主要课程

专业方向及主要课程:本专业不断拓展新的专业领域,关注设计前沿和设计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设有平面设计、信息设计、视觉游戏设计三个课程模块。平面设计模块开设:品牌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信息设计模块开设:UI设计软件基础、信息图表设计、网页设计等课程;视觉游戏设计模块开设:数字艺术表现、角色与场景设计、游戏特效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环境设计的室内、景观设计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掌握环境设计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管理与施工、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等相关领域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图纸表现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本专业引进高水平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有专业教室、专业画室、制图室、材料与构造实验室、模型设计实验室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和专业设计能力,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创新思维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教学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与多家行业内企业单位紧密合作,结合环境设计最新的发展与需求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内容。采用“3+1”模式,结合《设计项目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规范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技术综合意识、项目管理意识。

以赛促教,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学科竞赛200人(组)次,连续获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十七届全国手绘艺术设计大赛、第三届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等多项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

专业方向及主要课程

本专业坚持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在传统课程设置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设立室内设计模块和景观设计模块。主要课程有:室内住宅空间设计、室内施工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建筑初步、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家具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制图、装饰材料与施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