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级执行版)
制订人: 孙倩 审核人:李文红
一、专业简况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 | 学位授予门类 | 设置时间 | 招生时间 |
视觉传达设计 | 130502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艺术学学士 | 2006年 | 2013年 |
二、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9.5学分,其中人文社科40学分、数学自然5.5学分、学科基础36学分、专业核心24学分、专业方向21学分、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7学分、集中实践29学分、公共选修7学分。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艺术修养、视觉传达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在注重视觉传达基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点培养利用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数字媒体的设计和创作,能够从事广告、新闻媒体、企业CIS策划设计、品牌宣传设计、IT产品的界面设计、手机软件效果类研发设计等等视觉传达和信息传达领域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的目标预期是:
目标1:具备良好的视觉鉴赏能力;具备领域内的视觉创作及制作的能力;
目标2:具备专业内相应的设计、实践、操作能力,能在专业设计机构、平面及网络媒体、企业企划部门等从事设计管理等工作。
目标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在专业领域中成为独立开展相关工作的设计师或设计主创人员。
目标4:具有良好的自学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更新意识形态和设计方法,持续追求设计潮流,适应社会和专业的发展。
目标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岗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对毕业生提出以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1.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美学基本原理与基本法则;
(2)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历程、各种设计流派风格;
(3)掌握设计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设计学界理论前沿、研究动态;
(4)掌握平面设计基础能力,具有文字、图形、色彩创意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
(5)掌握设计项目运作的整体流程,通晓图标的设计规范、品牌传播策划、 品牌形象设计和文化衍生创作、现代媒体传播设计等的理论和知识。
(6)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掌握求职材料的撰写以及面试技巧等知识;
2.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科技素质: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和文学素养。
(3)专业素质:掌握计算机二维、三维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具备为视觉设计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具有进行平面视觉产品、网络技术应用和手机端产品(APP)研发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创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等工作能力。
(4)职业素质: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
(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3.能力要求
(1)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具备印刷、包装、媒体传播等领域的视觉规律研究及设计表现的学习及实训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设计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内一定设计项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
(4)掌握文献检索、设计调查、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及研究报告、论文撰写、基本规范;
(5)具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操作、网络检索能力,可用一门外语熟练进行学术检索与信息交流,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的外文资料;
(6)具备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与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
五、“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关系矩阵
表1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
|
表2 “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关系矩阵(必修课)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 要求1 | 要求2 | 要求3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1 | 2 | 3 | 4 | 5 | 6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语文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安全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外语B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Python程序设计C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工智能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素描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色彩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艺术史 |
|
|
|
|
|
|
| √ |
|
|
| √ |
|
|
|
|
|
构成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维数字图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视听语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字体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志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像 |
|
|
|
|
|
|
|
|
|
|
| √ |
|
|
|
|
|
三维数字建模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式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形象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互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视合成与特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心理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界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告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类别 | 必修 | 选修 | 职业发 展与创 新创业 | 集中 实践 | 合计 |
人文 社科 | 数学 自然 | 学科 基础 | 专业 核心 | 合计 | 专业 方向 | 公共 选修 | 合计 |
学时 | 720 | 88 | 576 | 384 | 1768 | 336 | 112 | 448 | 112 | 33周 | 2328+33周 |
学分 | 40 | 5.5 | 36 | 24 | 105.5 | 21 | 7 | 28 | 7 | 29 | 169.5 |
学分 比例 | 24% | 3.2% | 21% | 14% | 62% | 12.4% | 4.2% | 16.6% | 4.2% | 17.2% | 100% |
备注 | 理论教学共80学分,占比47%;实践教学共89.5学分,占比53%。 |
七、课程考核及毕业考核规定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9.5学分。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选修、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修满相应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方可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其中专业选修课至少修够21学分。
八、专业教学计划